|
中小斷面隧道窯操作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?时间:2021-07-23 阅读 一忌進車無常。有的窯沒能做好按時進車,有時候1小時進幾輛車,有時候幾個小時不進一輛車,造成焙燒曲線起伏不定,感受不出來隧道窯的“定點焙燒、穩(wěn)定傳熱”的先進之處。 二忌用閘無譜。隧道窯并不是輪窯,在其他因素沒變的正常的狀況下,閘的提法一經(jīng)明確后,不用再動。但有的廠1個操作工1個提法,三班3種作法,多次動閘,造成火焰“無所適從”。 三忌濕坯入窯。有的廠將含水量多達10%以上的濕坯體送進窯內(nèi),其結(jié)果:增多了排煙設備負擔;當煙氣中水分到達露點時,坯體回潮軟化,造成濕塌;在遇高溫水分急劇蒸發(fā)時,造成坯體爆裂。 四忌砂封缺砂。自1751年發(fā)明隧道窯后,有130年沒能用于生產(chǎn)實際,這其中的1個至關重要的問題是沒解決窯車上下空間的密封現(xiàn)象。一直到發(fā)明砂封后,隧道窯才得以推廣應用。砂封槽缺砂必然造成窯車上下漏氣。有的位置冷氣上竄,致使窯道內(nèi)溫度差擴大,底部制品欠火;有的位置熱氣下竄,將窯車金屬構件燒變形,烤焦窯車軸承潤滑油。 五忌窯尾掏車。有的廠為了能提升窯的生產(chǎn)量,寧愿采用“拔苗助長”的方式,減少進車的時間間隔,迫使燒成帶向冷卻帶偏移,同時,在出車端掏出3~6輛窯車。這樣做等于截掉一段窯體,使焙燒曲線變陡,火溫起起落落。加熱迅速時,磚坯表面急劇;淅锩娈a(chǎn)生的氣體沒法透過高粘度的熔體逸出,致成“面包磚”;減溫時,窯內(nèi)未充分冷卻的高溫制品強行拖到外界遇空氣急冷,不僅會造成制品裂紋,而且要散失許多 熱量。 六忌火眼敞口。有的常常將燒成帶始端的一些火眼蓋打開,向窯內(nèi)灌入冷空氣,以達到阻礙火焰前進的目地;將燒成帶末端的一些火眼蓋打開放掉一些熱氣,以達到避免制品過燒的目地。前面一種增多了排煙風機負擔,后面一種多耗了熱量。凡能平衡生產(chǎn)、嚴格要求的廠就不必采用這樣的多耗能量、攪亂既定焙燒曲線的作法。 七忌窯門不緊。窯門翹曲,四周圍漏風,增多了排煙風機額外負擔,牽制了火焰前進;有的在進車時,運作遲緩,窯門打開時間太長。需知,這時排煙風機大部分排除的全是進車端來的冷空氣,火焰處于停頓狀態(tài),因此,削弱了窯的生產(chǎn)效率。從計算知道,有一些廠由窯門漏入的冷空氣多達廢氣總量的40%。減小窯門漏氣的根本措施是設置進車室,即在進車端設雙層門。 |